天才一秒记住【长江书屋】地址:https://www.cjshuwu.com
故人又有些淳朴、偶尔狡猾,待人竟有些真诚。
郑熹是个细心的人,见状问道:“怎么了?”
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,陈萌将奏本给郑熹看了。
郑熹叹道:“她回去得倒是时候,还能见上最后一面。”
照例,朝廷也需要表示慰问,一般是发个公文,打皇帝的旗号,说些褒扬、安慰的话之类。
陈萌也打算就这么办了。
郑熹却说:“派个人去看看吧。”
“诶?吊唁?那离得有点儿远了。
派仆人,显得轻狂,不派仆人,又兴师动众了。”
“状都告到我这儿来!
我听说,梧州开始产盐了。”
陈萌有些诧异:“没听二郎说起。”
“有她的地方,没点儿新鲜动静反而奇怪了。
哪怕二郎去的时候还没有,这会儿恐怕也有了。”
原来,祝缨自回到梧州之后,是一点儿也没闲着,她亲自过问了盐场,盐场的产量就不能不涨。
除了梧州自用,多余的她还往邻州去卖。
这就影响到了附近。
吉远府还好,大家习惯了。
其他的州就“受私盐之苦”
,盐铁是官营的,有暴利,是肥缺,但同时承办这两项事务的人也需要承担着朝廷的一应摊派索取。
从中揩油的人越多、手法越娴熟,官盐是越卖越贵,普通人越来越吃不起,买了梧州盐,越发不去买官盐。
梧州盐的产量要优先供梧州,五县的县令是低价拿盐,但是喜金是个聪明人,他没有把盐完全放到自己地盘去平价出售给族人,而是从中抽了一部分卖到山外,他的县里,盐价就比别的县略贵一点。
很快,路果也学会了。
倒霉的邻州的官盐卖得越发的不好了。
状告到了郑熹这里。
陈萌道:“我让二郎再去一趟吧。”
郑熹道:“让邵俊与他一起吧。”
邵俊是邵书新的儿子,也算有点香火情。
陈萌道:“只怕都年轻。”
郑熹道:“年轻才好,她下手还能留点情。”
春冰乍破的时候,陈枚第三次往梧州去了,名义上是去安慰祝缨兼吊唁。
……—
陈枚已是轻车熟路了,带着邵俊这个新手,先到吉远府,再去梧州。
他留了个心眼儿,一路询问着盐价,发现各地盐价并不一致。
吉远府的算比较便宜的,一斗只要五十文,贵的地方,比如邻州,每斗盐值一百五十文。
他对吉远府算比较熟悉了,又往集市等处钻,与人聊天,询问梧州的盐价。
吉远府有不少山里出来贩卖山货的异族,回答倒也实诚。
他们告诉陈萌,以往山里不产盐,贵,一斗能上到二、三百文。
现在好了,差不多是一斗二十文——但是限量。
陈枚心道:换了我,那也得…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