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长江书屋】地址:https://www.cjshuwu.com
大理寺、刑部都不搭理他,人家按部就班地复核案子。
大理寺里,窦大理对祝缨断的案子非常的满意,证据清楚、援引律条明白,虽然窦大理自己也没什么发挥的空间,不过窦大理那儿还有并案的“诬告反坐”
即黄十二郎的外甥赴京告状的案子、由私设公堂案扯出来的裘县令等官吏渎职循私受贿的案子,也不算只是个走过场盖章的。
上头有皇帝盯着,案子进度非常的快,在大理寺没几天就转到了刑部。
刑部的钟宜已到了要休致的年纪,记性仍然不错,至今深深衔恨“小吏可恶”
!
思城县的官吏到了他的手里可算是倒了大霉了,钟宜只嫌前面两道手续办这些胥吏不够狠,对黄十二郎的事儿核实了一下就签字了。
无人搭理蓝德,连蓝德辛辛苦苦扯到京城的三个孩子,人家处置的时候也没问蓝德的意见,只给皇帝的上书时提到,都统交教坊司了。
从大理寺和刑部的回复来看,两处都认为案子基本情况侦办得很清楚,事情办得也周到。
虽然在一些细节上钟宜认为对小吏太客气了,倒也没有故意宽纵。
总之,人家正经人觉得办得还可以。
蓝德在宫里嘀咕两声,又被蓝兴训斥:“你只办一差,命你观摩,你观摩回来便罢,还道自己从此就是口含天宪了么?!
陛下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,往别处伸手,仔细你的爪子!
眼皮子这么浅,别说是我儿子!”
蓝德不敢再说这个,但又不甘心自己的“功劳”
被埋没了,背着蓝兴又在不少场合说了一些祝缨的坏话。
“死心眼儿!”
蓝德说,“将个好好的案子弄成眼下这个样子了!
弄得大家都不合陛下的意。”
又细数祝缨种种,什么“拆房填坑”
什么“砌了粪池”
,“那么狠辣的手段,最后不动三个孽障,装什么大度?”
还拉出冷云来作对比,认为“刺史就是刺史,就是比县令晓事儿”
。
说者有心,听者更有心,使者来之前就满脑子的祝缨不好应付。
既知道,就不要求一些“额外”
的优待了,免得被一个“死心眼儿”
当面说你个使者怎么能够好色?
他又留意观察,祝缨好像是完全不知道宴会应该有伎女陪伴这事儿,底下的人也无一人有那种轻佻之状。
席末也有几个女子,黑的黑、丑的丑,有个面目娟秀的,却是一脸冷漠的样子看谁都像瞧不起。
使者瞥了她一眼就不再看——那是个仵作,她肯陪他喝酒,他还不愿意呢!
使者压根就不知道,祝缨不给他伎女是因为福禄县压根就没有什么官妓了。
能放的都放,一些无处去的还留在那里,把房子改吧改吧,改而卖酒,县里有个什么事儿,比如祈雨、祭神、过节,需要有奏乐的时候,她们再来充个数。
使者也只好做一回正人君子,喝着小厮斟的酒,听着县学生们做的水平不怎么样的诗,最后与他们一起投壶。
祝缨命人捧出几盘子的金银、青钱,说:“胜者有彩。”
大家都让一让使者,除他得头份之外,别人再争其余的。
祝缨自己袖手看着,看使者额外的钱也拿了不少,再看使者酒也有了一些,才请使者去休息。
使者带着醉意说:“祝令是有些古板了哈,哈哈哈哈。”
但就是没有伎-女给他。
使者荷包也丰了,旨意也传了,再不多留,也不再回冷云那里,直接率众返京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