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长江书屋】地址:https://www.cjshuwu.com
现在老舅于德成,小舅余理,都在南方,家里有六台大卡车,客货车就算是给爸妈用的,但却没有说是给的,因为这中间还有陈磊在,知道父母有钱,恐怕他就首先成为八十年代第一批‘富二代’了。
说起大弟弟陈磊这两口子,可真是吃准了父母心疼他了,经常要钱不说,还不让父母去看孙女。
沈明明更是记仇的,说是既然不喜欢孙女,那还来看什么?也不想想,他们是吃谁的,花谁的。
顺儿一生气,直接下了禁令,谁也不许给陈磊钱,父母就不用说了,就是大姨和老舅妈冯敏那里都通知到了,就是借钱都不借,除非他们两口子回来给父母磕头认错。
如果陈林则两口子还是犯贱的去给送钱,顺儿就跟他们断绝一切关系。
陈德水夫妇也发话了,就按顺儿说的办,对外就说这是陈德水的意思。
陈林则两口子也是心寒了,现在家里的所有人都是这个态度,他们如果不答应,不要说车会被收回去,生意也别想做了。
养了几年的外孙和外孙女更是见不到了,父母也不会原谅他们。
村里更是会不起他们,而且看人下菜碟,日子不会好过。
陈林则干脆对妻子说道,“吃一堑长一智,给他点颜色瞧瞧,那么大的活人,还能饿死?咱们过去给的那些钱也不少了,足够他们用很长时间了。
再说了,你不给,他不是还有岳父吗?有人给就行了呗。
过年都不回家,当咱们是什么?”
于桂荣听了,点点头,眼泪就掉下来了,虽然没有当着她的面说,但别人背后都说这是她活该,谁让他偏心太多了。
现在反倒是靠着闺女,儿子都不让进门。
简直是现世报。
其实这件事情,是顺儿提出来的,当然有的委屈、报复、幸灾乐祸兼着勃然大怒的情绪在里面,所以做的也算是挺绝的。
如果没有人响应,大家也就当痛快痛快嘴罢了。
但是谁让顺儿有一个疼老婆到没有原则的杜海明呢?既然媳妇说了,那就必须执行,这是一个多好的在媳妇面前表现讨好的机会啊!
再说了,好不容易遇到点挫折,如果不善加利用怎么对的起自己?不是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吗?所以坚定的要把陈磊这个小崽子制服了。
杜海明走了,顺儿的黄豆生意也正式开始了,过去别人不知道种黄豆能得这么多的钱,现在都知道了,一窝蜂的都来种黄豆,顺儿根本不愁没有货源。
反倒是从南方过来的货品,需要好好的处理。
电器查的严格,但是杜海明找了熟人,走了小路绕开盘查,当然,他们手里也有正式的文件,是深圳一家刚成立的皮包公司的文件。
带回来的电器、布料、衣物、各种生活日用品都非常的多。
顺儿甚至又买了四台车,开车的又一部分是杜海明介绍来的老司机,另外一部分就是村里的年轻人了,这些当中,就有王大军和马平川。
他们的工作辛苦,但是挣的也不少。
顺儿卖黄豆挣的钱随着黄豆价格的上涨,也增加了。
而带回来的货物就更不用说了,电器之类的价格翻了两三倍,那些磁带别看便宜,但是需求量大啊!
还有质量好又便宜的布料和衣服,挣的比卖黄豆的钱都多。
放寒假了,大学生们都回来了,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被顺儿雇佣了,开车的开车,押车的押车。
还得和对方交货,如果对方把他们的黄豆将到了次一等的货物,那损失可不小,所以在严加控制质量的同事,去接触对方的人也就自然很重要了。
大梅和卢平继续卖麻花,顺便还卖糖果。
爷爷奶奶很聪明的选择了卖水果,都是整箱子的批发。
张真真也把自己的娘家妈找来看孩子,自己去卖烟酒和日用品了。
年终结算,大姨挣了两万一千多,大梅和卢平也挣了八千多。
陈林则两口子卖布料,挣了不到四万块钱,今年生意好,跟他们也做批发生意有关系,也有其他人想卖布料了,所以到陈林则这边来批发。
爷爷奶奶挣了一万多,老两口不顾寒风,每天都去赶集,劝都不听呢!
瘾头可大了。
现在村里人也不赌钱了,大家都在想着怎么挣钱呢!
酒厂现在存了一些钱,许昌的意思是留下来买设备,而大棚菜也丰收了,村里人都能在冬天吃到青菜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